墨烟烟o
7月4日市新闻办举行“最美青春在日照”2025暑期青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
日照日报记者 吴昊 摄本次活动集中开展于7月至8月,贯穿整个暑期,参与对象为市内外高校青年学生和其他领域优秀青年人才。活动包含四大主题,分别为实习实践、小草学堂、志愿服务、大学生沙滩音乐节。
“青鸟计划”大学生实习实践“青鸟计划”大学生实习实践,是共青团服务招才引智的窗口和汇集智力资源的平台。2025年“青鸟计划”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以“青年返乡 人才归巢”为主题,包含岗位实习、观摩交流、风采展示、赋能发展四大版块内容。
岗位实习版块,由市县两级共青团组织深入、广泛对接各类岗位资源,征集政务实习、企业实习实践岗位422个,用人需求1080个,目前已收到简历3737份,近日经过用人单位面试和选拔后,入选的青年学生将参与为期1—2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。
观摩交流版块,组织大学生走进高新技术企业、园区、特色产业基地等,了解家乡发展变化,开展创新青年典型宣讲,提高大学生返乡干事创业的意愿。
风采展示版块,设计文旅打卡路线,组织大学生开展沉浸式采风体验,并在文旅推介、文创设计、文明引导等领域提供志愿服务,举办青春音乐会“返家乡”大学生专场活动,吸引青年学子用青言青语宣传日照之美。
赋能发展版块,聚焦地方发展、乡村振兴、民生需求,发布青年赋能“任务榜单”,鼓励青年学子或实践团队“揭榜攻关”,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调查,形成实践成果,提升活动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“小草学堂”暑期托管服务“小草学堂”暑期托管服务,今年是“小草学堂”实施的第17年,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、市教育局持续深化暑期托管服务,在全市66个村居、社区,为留守儿童及双职工、外来务工、困难家庭儿童,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支教服务活动,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和特殊群体子女的“看护难”问题。
项目坚持公益普惠原则,所有托管服务“零收费”,通过“线上公告+线下宣传”双渠道招募,每班控制在30人以内,确保服务质量,学生每周出勤率原则上要求大于4天。
课程体系突出多元创新,包括红色党史团队课、非遗传承体验课、安全自护实训课、阳光运动健康课、田园农耕实践课、成长赋能辅导课、创意美育工作坊等,“七彩阳光”特色课程让孩子们的暑假有收获、有意义。
师资保障持续强化,采用“专业师资+社会资源”协同育人模式,组建由山东大学、武汉大学等10余所高校优秀学子组成的青年志愿者团队,每教学点每日配备至少1名教师志愿者全程督导。
“小草学堂”服务站点从去年的58处增至66处,形成覆盖城乡的“30分钟服务圈”,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托管服务。



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青年志愿服务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今年,将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六大专项行动,围绕文明旅游、活力赛会等内容,着力打造具有日照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。
文明旅游志愿服务,将聚焦提升城市旅游形象,一方面,在暑期旅游旺季,依托“共青团青春志愿服务驿站”,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“小太阳”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,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、应急药品、便民设施等“九小”贴心服务;另一方面,持续开展“与初光同行”志愿服务活动,在五一、端午假期已成功开展8期的基础上,暑期会加大活动频次,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开展海滩清洁、文明劝导等,用实际行动守护日照的蓝天碧海金沙滩。
活力赛会志愿服务,创新志愿者招募机制,通过社会化招募、高校推荐、定向邀约等方式,选拔组建高素质的青年志愿者队伍,为在我市举办的国家级、省级赛事,提供专业化、高水平的志愿服务保障。此外,还将开展乡村振兴、社区治理、关心关爱、“流动青少年宫”志愿服务活动。
2025大学生沙滩音乐节2025大学生沙滩音乐节,由团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、市委人才办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总工会、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、安泰实业(山东)集团等单位主办,旨在落实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,助力全市旅游业发展,加快建设具有日照特色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,提升城市活力,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子走进日照、了解日照、选择日照,地点在星岛蓝碳计划景区,时间定于7月25日至27日,为期3天。
暑期往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集中的时间段,团市委对外来大学生实习实践团队提供怎样的服务和便利?一方面,通过建立“高校—地方—基层”联动机制,精准匹配实践岗位与场景。截至目前,团市委与20余所省内外高校团委签署校地共建合作协议。今年4月以来共走访了10余所高校,围绕学生社会实践、青年人才培养、设置“青鸟驿站”、开展青年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,旨在实现人才共享、互利共赢。6月以来,团市委与各相关高校进行对接,征集大学生社会实践“供给清单”,并通过市直相关单位、区县团委征集基层“需求清单”,形成“纵向贯通、横向协同”工作网络,实现高校专业内容与基层实际需求的“双向匹配”,如,师范类专业的学生,优先安排进入“小草学堂”开展实践,在为孩子们提供专业、暖心的暑期托管服务的同时增长教学经验;对绘画类专业的学生,团市委为同学们联系有需求的社区、村居,开展墙绘活动,点亮乡村新貌;针对文物研究、海洋技术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生,团市委结合“青年实干家计划”,单独组织征集岗位需求,解决学生“缺场景”、单位“缺人手”的实践问题。另一方面,为高校实践团队提供“一站式”无忧服务,让师生“宾至如归”。凡是通过学校团委与团市委沟通的实践团队,采取“一队一策”,配备专门联系人员,在“青年驿站”申请、实践基地对接等方面予以帮助,同时,可提供城市发展观摩的路线,为外来高校青年人才全面感知日照、了解日照提供途径。日照团市委将持续优化服务,拓展资源,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元、更丰富的实践机会,也欢迎更多的高校实习实践团队来日照,感受不一样的海洋文化、体验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,在火热实践中“增知识、长才干、做贡献”。青年人才到日照实习实践、就业创业能获得哪些支持保障?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引育工作,深入实施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支撑行动,不断完善政策体系,优化服务保障,加快构建起以钢铁、粮油、化工、汽车、浆纸等传统产业,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,低空经济、新能源等未来产业为主的“5+3+2”产业体系,为青年人才在日照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团市委将努力为来日照实习实践、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搭好舞台、做好服务。一是在实习实践方面。精心安排实习实践内容,将实习需求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,围绕乡村振兴、城市更新、产业升级等领域制定项目清单,为青年学生了解日照、积累工作经验提供优质平台。持续拓展实习实践岗位,每年认定一批“大学生实习基地”,给予每个基地最高5万元奖补。实施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年均募集见习岗位4400余个。提升实习实践服务保障,认定一批“青年驿站”,为外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、高校实习实践团队提供最长5天免费住宿,配套政策咨询、岗位推介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二是在求职就业方面。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,成立日照职业指导工作室,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赋能中心,帮助青年人才找准就业方向、提升求职能力。持续搭建招聘求职平台,建设“日照公共招聘平台”“日照人力资源市场”等线上求职平台,目前1131家企业累计发布岗位超3.6万个。常态化举办线下青年人才主题招聘活动,打造“链上好岗位”招聘服务品牌,实现“日日有岗位、周周有招聘、月月有活动”。深入推进创业赋能,编制“创业机会清单”,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,为创业青年人才提供创业担保贷款、创业补贴、场所租赁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。三是在成长生活方面。持续强化成长助力,为新引进符合条件青年人才提供生活补贴、给予科研经费支持,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充沛的“阳光雨露”。扎实做好住房保障,构建起“购房补贴+公积金+租房补贴+人才公寓+青年驿站”五位一体安居保障模式,帮助大家在日照安家立业。不断丰富休闲场景,定期举办读书沙龙、大学生沙滩音乐节、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,让青年人才在日照畅享活力时光,绽放青春风采。北京大学“力行计划”以及此次日照之行的实践活动有哪些?北京大学“力行计划”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,是将“实践育人”与“服务社会”相结合的重要举措,也是北京大学开展校地合作、促进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。截至2025年寒假,北京大学“力行计划”累计组织了447支团队、3671人次奔赴全国30个省市区、直辖市,共建199个实践基地,其中,今年是连续第4年与日照市开展校地合作。依托北京大学“力行计划”的深厚积淀以及日照市组织、人社、团委等部门为团队提供的工作和生活保障,本次实践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场景,也为日照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智慧和力量。今年,北京大学选派两个“力行计划”团队共12名研究生分别赴岚山、莒县开展深入调研和实践活动。服务二团一行5人,都是来自不同院系的硕博研究生,目前正在莒县进行为期7天的社会调查,以“莒县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研究”为主题,总结莒县青年在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领域与县域共同成长的生动故事,多角度了解莒县在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方面的最新动态,并围绕如何吸引青年人才、营造青春氛围建言献策,形成可供党政决策参考的调研报告。在调研期间,同学们将参访莒国古城、科技开发区、青年夜校等一线场景,全方位了解莒县的地方发展现状和文化底蕴。此外,也将通过座谈会、“向上的力量”讲座等形式,促进同学们与当地社区的互动。
来源:日照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