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临沂和日照原本同属于山东省的一个地区,它们被分开的历史背景主要与行政区划调整有关。
在历史上,临沂和日照的行政区划变动较为频繁。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当时的行政区划主要是基于革命根据地和地理区域来划分的。当时,临沂和日照都隶属于山东省。
1949年,临沂专区成立,包括现在的临沂市、日照市以及部分其他地区。1953年,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,日照县从临沂专区划出,成立了日照专区。此后,临沂专区与日照专区在行政区划上开始分离。
1979年,山东省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,临沂专区更名为临沂地区,而日照专区则更名为日照地区。1983年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山东省再次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,临沂地区和日照地区合并,成立新的临沂市,同时设立日照市作为地级市。
因此,临沂和日照的分开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
1. 1949年:临沂专区成立,包括临沂和日照。 2. 1953年:日照县从临沂专区划出,成立日照专区。 3. 1979年:临沂专区更名为临沂地区,日照专区更名为日照地区。 4. 1983年:临沂地区和日照地区合并,成立新的临沂市,同时设立日照市。
通过这些行政区划的调整,临沂和日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划格局。举报 -
要说临沂和日照是怎么分开的,不妨说一下日照的建市历程,日照由县城改成县级市,再到升级为地级市,再到地级市的设区带县,经济逐渐发展壮大,虽然现在日照的经济总规模并不突出,但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。临沂和日照分开后各自都发展得不错,不管如何进行区域划分,合作共赢应该是主要基调。
1985年3月22日,国务院以〔85〕国函字43号文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港办事处(1984年设立),建立日照市(县级),并于当年5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,从而结束了日照县治的历史,使日照跨入了城市的行列,揭开了日照历史新的一页。当年我正在上初中,记得当时很多牌子都由日照县改成日照市,当然还是由临沂行署管理,行政区划属于临沂。
随着石臼港,兖石铁路还有岚山港的建设推进,日照市的发展进入新阶段。日照市虽有区位和港路诸多优势,但由于当时还是个县级市,受规格和体制客观条件的制约,日照的发展并不快,为充分发挥日照的港路和区位优势,加快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,日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,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,准备提请上级将县级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。从1988年1月31日的报送《关于要求将日照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》初稿到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〔1989〕43号文件批复日照市升为地级市,这时候地级市行政区域不变,不增加人员编制。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,到当年的11月5日地级日照市正式对外办公,临沂和日照从此彻底分开了。我记得当时上高中的考试卷也由临沂统一试卷改为日照统一试卷。
地级日照市成立之初,区域规划就是原县级市的区域,地级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出来。因此下一步的设区带县工作就提上了议程。1992年12月7日,国务院领导作出日照市设区带县的批示,同意设立日照市东港区,将潍坊市的五莲县、临沂地区的莒县划归日照市管辖(民行批〔1992〕158号)。日照辖一区带两县,日照市的城市规模得到了扩大,临沂的莒县开始归日照市管辖。这样临沂和日照的划分又进了一步。
其实,城市的分开或者合并也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发展。现在临沂市经济发展也很快,也是一个较大物流商品集散中心。发展临港产业,需要借助于岚山港作为出海口。我觉得临沂与日照的合作可以向纵深发展,不能让地域分割阻碍了经济发展,更需要合作共赢,一切都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为重。
举报 -
举报